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考研嗎?”“哪所學校?”,這是相互之間最流行的問候語。在考研的路上,每個人心態(tài)不同,呈現(xiàn)的狀態(tài)也千姿百態(tài),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在考研期間形成十種消極狀態(tài),下面為大家列舉以便自查。

一、初始準備階段

  為什么要考研?原因可能有n種,但大多數(shù)考生的心態(tài)是浮躁的,存在著種種問題。

  1.信息缺失型

  斯蒂格利茨曾提出信息的缺失程度與決策的正確與否緊密相關,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假設一位同學要考m大學某專業(yè),準備了大半年臨近報名才發(fā)現(xiàn)該專業(yè)只招收2人,迫不得已只能改變目標。這就是對考研基本信息掌握不足導致的結果。

  除了公開的基本信息,還有部分信息是比較“灰色”的,需要一定的關系才能打聽到——例如調劑信息,對于高分落榜考生就像是根救命稻草。在決定是否考研之前、考研過程之中以及考研完成之后,都要不斷地搜集相關信息資料,無論正規(guī)渠道的信息還是道聽途說的消息,統(tǒng)統(tǒng)拿下,然后再做認真判斷,篩選出有價值的部分,為自己的考研服務。

  法則之一:完全掌握公開信息,全力爭取灰色信息。

  2.容易受傷型

  考研的難易程度與報考學校和專業(yè)是緊密相關的,從易到難分別是:本校本專業(yè)、本??鐚I(yè)、跨校本專業(yè)、跨??鐚I(yè)。

  被“暗算”的機率有多大?往往是:A)導師不了解(或認同)你或你原來的學校;B)部分學校習慣于自給自足,形成了學術派系;C)部分學校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式,對本校學生采取“地方保護主義”;D)部分學校,對同等學歷的考生采取歧視性政策。

  對于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特別是國內一流名校),在招生時已經(jīng)基本做到了公平與公正,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本科生,不妨將眼光放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俗稱“天南海北”)等地的知名高校。在了解信息,確認無誤之后,可以埋頭苦干,用你的實力來說話。

  法則之二:選擇合適的學校與專業(yè),盡量減少遭暗算的可能。

  3.優(yōu)柔寡斷型

  部分考生長年搖擺于城市、學校與專業(yè)的選擇之間,結果時間被白白浪費。

  確定專業(yè)和學校的基本方法是:一是以興趣、發(fā)展前途與個人能力為衡量標準,確定專業(yè)方向;二是以個人關系、個人能力以及搜集的學校信息為衡量標準,確定報考學校;三是早做決定,“死不悔改”;四是特殊情況下,例如突然發(fā)現(xiàn)與其他學校相關導師有更好的關系等可以考慮更換目標,但也必須力求果斷。

  做出決定之后,馬上找到報考學校的各種資料,特別是指定教材和課堂筆記等甚至對報考導師的學術觀點要有所把握。

  法則之三:優(yōu)柔寡斷就是浪費時間,早作決策立即行動。

  4.“魚與熊掌”型

  有些學生,自從打算考研以來,每日寢食難安,擔心如果考不上怎么辦?于是這一擔心就一發(fā)不可收拾,馬上又聯(lián)想到今后的前途和發(fā)展方向,終日惶惶不安。

  魚與熊掌可不可以兼得?這是一個投資策略的問題??佳芯褪且粓鐾顿Y,而且是極具風險的投資??佳袝r期往往亦是招聘、考公務員的重要時刻,多種選擇接踵而至,舍誰?留誰?

  錯誤觀點之一:魚與熊掌可以完全兼得。

  最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半工半讀”型,一邊復習,一邊頻繁參與招聘,期望的是即便失去了熊掌還有魚在。這是一種過于簡單的邏輯,實踐證明危害極大。考研的時候要心無旁騖,杜絕一個機會主義者的“斤斤計較”,往往想要的越多,越容易一事無成。

  錯誤觀點之二:魚與熊掌肯定不能并得。

  有些同學考研時很瘋狂,考完之后便放大假。等到分數(shù)下來,又如熱鍋上的螞蟻,拼命地去找工作。事實上是,現(xiàn)在很多公司的招聘分為兩次:一次是在考研之前,一次是在考研結束時期(甚至可能延續(xù)到下一學期)。因此,真心考研的同學,在考試之前,只需有限度地去求職;而在考完以后,要做好兩手準備,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找好單位——只要有實力,在考研完成后,照樣亦有很多機會在等著你。

  法則之四:魚與熊掌都不是問題,選擇了熊掌,就全力以赴;即使熊掌不可得,過后亦會有魚可吃。

  二、復習階段

  將考研專業(yè)和學校確定下來之后就是復習,但要安下心來、完全投入,卻不是那么容易。

  1.休閑型與累死型

  有的同學考研期間太過逍遙放松,頻繁地吃喝玩樂,這類休閑考生,可想就是“陪殺場”、墊背的。與之相反,每天超過10小時的學習計劃同樣是極其不可取的。相信考研族都有過親身經(jīng)歷,重復溫習一門功課3-5小時,就會出現(xiàn)情緒和效率的低落。長期疲勞戰(zhàn)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復習效率提高不上去,還沒等到考研正式開始就已經(jīng)因狀態(tài)過于疲乏放棄了。

  考研的復習過程很苦悶,必須要有相當?shù)囊懔ΑM瑫r,還需調整好自身狀態(tài)———根據(jù)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具有周期性波動。因此,在復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時好時壞的狀態(tài),在狀態(tài)好的時候要注意趁勢前進,在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要保持現(xiàn)有成果并且注意適當?shù)男菹ⅰ?/span>

  在考試科目中,不妨選定一科或幾科作為“娛樂科目”(如英語,或專業(yè)課,以喜好為主)。在復習其他科目感到枯燥時,可借之調節(jié),換換腦筋,恢復一些狀態(tài)。

  法則之五:“苦大仇深”必勝,但也要懂得“一張一弛”的放松。

  2.自我恐嚇型

  有些考生,沒事就愛打聽——“你復習得怎樣啦?”“政治看到哪兒啦?”“英語聽力如何啦?”如此等等。

  從本意出發(fā),他是想了解大概情況,用以衡量自己的復習進度。導致的實質結果,卻是只記住了別人的高效率——各人復習進度不一致,有快有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他偏偏不時地問,人為地加快自己的進度,以“追趕”別人,結果只能是把自己逼到一種每日深感恐怖的境地。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復習的人,能有好的心態(tài)嗎?考研能夠成功嗎?

  法則之六:不以別人進度來衡定自己,只需記住“day day up”!

  3.畏懼公共課型

  大多數(shù)同學的專業(yè)課不存在什么問題(跨專業(yè)除外)。但對英語、政治等公共課,卻視為“洪水猛獸”——高分落榜者有很多就是由于政治或英語沒過達標線。

  正是因為有著這種需求,各種各樣的公共課考研培訓班應運而生。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把大把的金錢和時間砸在了公共課上。針對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英語復習主要在于個人。很多方法廣見于大量書籍,關鍵就是要踏踏實實地背單詞、分析難句,提高聽力水平、閱讀水平和作文水平。英語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累積的過程——只有在堅實基礎上才能運用各種學習方法;而來自老師的幫助在于提供一些解題思路和方法;政治復習同樣在于個人。政治復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輪是基礎階段,要抓住基本概念,通篇了解大綱規(guī)定的所有內容;第二輪是深入階段,通過做題來鞏固;第三輪是沖刺階段,進行大量重點、要點的短期記憶。政治復習關鍵在于理解概念,靈活運用;優(yōu)秀老師的復習課,圈定重點,理順思路,幫助了解答題常識與技巧,對考生會很有幫助。

  法則之七:公共課(政治、英語,理科包括數(shù)學)“以我為主”,可在財力、時間及精力允許的范圍內有針對性地報名復習班。

  三、發(fā)揮關系階段

  能跟導師套上那么一點點關系,這當然是最好的,特別在比較不知名的學校里,“公正”往往就掌握在導師手中。但不可過火——脫離了真實的社會。

  1.“學術問題”型

  每到考研時期,下課后都會有些同學留下來,耐心地問導師幾個“學術問題”。

  一個導師,起碼希望他的弟子能在學術上有所作為。臨時抱佛腳者,雖然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可能會被導師看不起),但還是能給導師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

  法則之八:若有條件的話,在平時就要與導師建立良好的關系。

  2.糖衣炮彈型

  莫名其妙地提著一大堆東西,跑到導師家里,要求提攜一下。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這個考生本來是有機會上的話,憑著這個也不可能了。

  這是一個不缺錢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導師有著課題費與充足的科研經(jīng)費。作為負責的導師來說,單純送錢,就等于銅臭。導師需要的是一名好的幫手,專業(yè)素質高,社會能力強,能夠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是對一個準研究生的最基本要求。

  法則之九:過猶不及,再焦急、迫切的心情,也拒絕不理智的方法。

  3.畏懼交往型

  與導師難以平等對話,就學術問題一起進行探討,甚至都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比較一下——國外的研究生還經(jīng)常住在導師家里一起做課題呢,這不是見不得人的“陰暗交易”,而是一種正常的人際關系,沒有必要去刻意避嫌。讓導師知道你,了解你的人品、能力和綜合素質。只要你有實力,不愁導師不提攜你。

  法則之十:善于在正常交往中展示自己,(彈性的)錄取天平就會偏向你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