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你知道我的迷惘:商業(yè)倫理案例選輯》作者 楊斌非常高興看到《你知道我的迷惘》成書出版。這些精選的商業(yè)倫理案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你知道我的迷惘:商業(yè)倫理案例選輯》

作者 楊斌
非常高興看到《你知道我的迷惘》成書出版。這些精選的商業(yè)倫理案例,由清華大學MBA同學編寫,于我或者每位在大學中篤力躬行倫理教育的人來說,是倍感欣慰的教育成果,更是助力推進的教學工具。

翻讀中,我回憶起14年前讀、譯巴達拉克教授《沉靜領導》一書時的許多感受。翻譯那本書,對當時的我,是一次遲到然而享受的思辨過程。書里源自現(xiàn)實的那些倫理情境,帶我沉浸到各種難以輕易分辨黑白對錯的管理決策——也是人生選擇中。在決策與選擇時,我們如何面對人性、社會、動機、后果的復雜性?如何面對做出決策后的自己?

“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在當前急速轉型的社會,幾乎是缺省的,功過計算取代了是非判斷,是非甚至沒有得到被討論的機會。“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儼然成了“某種看透一切后的成熟、世故”。

也正因此,倫理教育就越發(fā)凸顯出它作為大學所承擔的對社會、對民族的重要責任中應當發(fā)揮的關鍵作用。這里說的,不是倫理課,而是倫理教育,是“在明明德”的教育中理應位于其核心的道德思考與實踐。

倫理教育,當然應該從小抓起,“扣好人生的第一??圩?rdquo;;但大學教育,尤其是中國的大學教育,在“樹人”方面更是關鍵——離開了父母氛圍后的群體生活,更為社會化的環(huán)境,更有挑戰(zhàn)性的人生選擇與決斷;不能也不該埋怨之前的倫理教育有何不足,或者校園于社會中“安靜下來”與“純凈上去”之難,而只該有擔當起自己這部分責任的堅定勇敢。

大學中的商業(yè)倫理教育,又僅僅是倫理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因為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企業(yè)及其經(jīng)營者的作用舉足輕重,而距離社會整體對其的信任期望值又落差較大,所以,得急用先學。2008年12月,在聯(lián)合國總部,我很榮幸能夠作為亞洲管理教育界的代表,在首屆PRME(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負責任的管理教育原則)國際論壇上,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及國際組織代表倡議,在各國各地都要加快促進商業(yè)倫理和社會責任教育。這些年來,不管是作為一個教師,還是在清華經(jīng)管學院的教改中,包括在教指委的服務崗位上,對倫理教育的探索與推動,成了我的一個“執(zhí)念”。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10年,清華經(jīng)管學院率先將商業(yè)倫理課程作為必修課納入到MBA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2014年,清華開始在工程和專業(yè)教育中全面融入倫理教育,新入學的研究生至少要修讀一個學分的職業(yè)倫理課程,各院系名教授擔綱建設開發(fā)倫理課程。在清華,作為價值塑造載體的學術規(guī)范和職業(yè)倫理教育課程,希望通過學習和探討,促進學生對復雜實踐問題的思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倫理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在面對學術或職業(yè)倫理困境時做出負責任的價值判斷和選擇。這些努力,只能說是剛剛起步,但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但倫理課,不好教。

比如,在MBA課堂及其他專業(yè)教育中,我曾觀察到好不容易開起來的一些倫理課程卻走向了“知識化”“理論式”的教法,“倫理課”變成了“倫理學課”。一張一張的PPT,向學生傳授了很多倫理學的知識,期末考試記背的工作量不小,課堂內外,卻并沒有多少讓學生去反省與審視自己價值選擇和行為的機會;課一門一門地開出來,一節(jié)一節(jié)地教下去,但某種角度上,這樣的“倫理課”卻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我想,倫理課的開設目標,并不是要把學生變?yōu)閭惱韺W的知識理解者、學術研究者,而是倫理的思考者與行動者。在這樣的要求下,教法該是如何?教師又該是怎么樣的一個角色呢?這是很值得我們一起來探討的關鍵問題。

我的體會是:師如何教,亦師所教——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但對倫理課而言,師如何教,誠以載道——How we teach defines what we teach.

下面這些想法,與各位讀者分享,不成體系,請教于大方。

在倫理課堂上,教師不是聆聽告解的牧師,也不是專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不是圣人,不是一個知識的灌輸者,法條的解釋者,復雜計算的簡化者,而是一個啟發(fā)者、引導者;他不是一個道德裁判者,而是一個道德探討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他經(jīng)常通過詢問、詰問、設問、反問、自問,通過充滿倫理掙扎的案例,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代入,幫他們厘清自己的倫理思維框架,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敏感性與理性的駕馭能力。

“名嘴” 對一個倫理課老師來說恐怕該是批評了,我想。因為這稱呼中暗示著課堂上沒有足夠的(甚至是主體的)air time(課堂討論時間)給學生;一個人的娓娓道來和幾個人的唇槍舌劍,也許能夠帶來一個繁榮熱鬧的課堂景象,但卻不是倫理課所希望的。

倫理課上的主角不是科學,而是直指人心的人文。它不是利益的權衡取舍,而需要逼問作為一個“人”,一個有“靈”有“魂”有敬畏的完整的人,在開放的情境中所面臨的那些兩難,那些挑戰(zhàn),究竟意味著什么?倫理教育強調的,是實踐的智慧,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很多時候也很遺憾地沒有中國同學和老師都喜歡孜孜以求的兩全之法。

以自己有限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我體會在中國的倫理課堂上,教師尤其需要警惕以下幾種情況:

你在課堂上,在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有一些時候很可能是個角色扮演者,比如扮演富有邏輯、立場鮮明的反方——魔鬼的代言人,去試探那些學生們輕易得出的結論的可靠性、完備性、一致性。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教師這個身份天然帶有“傳遞真知”的光環(huán),一定要注意,你對這些不堅定思考的試探過程中的“斷言”“結論”,有可能會被當做“來自老師的”真理記錄、傳播并引用;

很多同學在真實倫理案例探討的最后,很希望知道現(xiàn)實中的結果。如果碰巧此案例因果有報,懲惡揚善,那教師更要小心如何發(fā)布這些事實,并引發(fā)新一輪的思考。我個人的體會,某種興高采烈的“果然如此”,容易導致簡單的因果論、短期的功利循環(huán)。如果案例結果與教師自己的價值觀、是非觀吻合,則講臺上的你就更要警惕結論的給出,簡單因果的判定——好萊塢劇情式的課堂雖然爽,卻無助于(甚至有害于)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幫助他們面對真實生活中殘酷的現(xiàn)實和復雜的挑戰(zhàn);

在其他學科的課堂上,課程結束時教師的總結,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知識框架的掌握。但是,在倫理課上卻存在很多隱憂。倫理學的課堂上,作為絕對正確者、標準答案提供者角色出現(xiàn)的教師恐怕是失敗的。帶著預設的結論去教學,會傷害倫理課堂上教與學雙方的健康關系,影響倫理探討的成效。具體的一個體現(xiàn),就是你事先準備好的作為結論部分的PPT。燈暗下來,幕布升起來,PPT放出來,學生開始記筆記時,我多少覺得前面那些豐富、激發(fā)性的討論被腰斬了。教師該做的,也許是更深層面的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欲罷不能、欲辯還休,激發(fā)他們的思想火花帶到課堂之外,延伸到生活當中。

在我看來,也許更成功的倫理教學是這樣的:

課堂上,學生是活躍的、有機的參與者,是主動的思考者。思考本身就是這門課程最重要的目的,而不是某些答案,或者某個理論。看似簡單的思考,最難的,也是最需要的是形成“下意識的”習慣。要認真負責地工作與生活,首先要認真負責地對看似簡單的道德問題進行深刻的探究與思索。一堂倫理課結束,如果學習者不曾在課程結束后捫心自問,在深夜想起輾轉難眠,則這堂課某種意義上不能算是有效的、成功的。

知行須合一。倫理課堂的學習者,同時也是實踐者。沒有實踐的思考,會淪為思辨娛樂分子,課堂上的一切,都只成為學習者的談資而已。在多年的倫理教學中,我嘗試在課堂中應用相當多的案例學習、行動學習。讓學習者去思考他們自身,乃至所在的組織、社會和世界所面臨的嚴肅而重要的倫理問題,了解其他人所處的窘境,更促使他本人面對自身的窘境——直面艱難的選擇,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意識到他在彈指間做的決定,可能對另外的個體,甚至許多人帶來重大的影響,而造成難以彌補的后果。只有在課程結束后余音繞心,課堂上的討論與思考,使學習者能夠嚴肅對待自身家庭、工作等復雜人際環(huán)境中的行為選擇,這樣的倫理課,才可以說是成功的、有成效的。

從這樣的標準出發(fā),再看這本由MBA學生自己完成的商業(yè)倫理案例結集,就越發(fā)明白其可貴之處。這些案例以倫理課堂的學習者自身或他們的同事在工作中的倫理沖突經(jīng)歷為素材,每篇案例后還附有教師的評論文字,有代表性、有啟發(fā)性,彌補了國內管理教育中商業(yè)倫理教育本土案例的缺乏。這樣的一本書對于當前的中國倫理教育領域意義深遠,我愿意把它推薦給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讀者群體:

一,各級各類教育組織的領導者。你們是推動倫理教育發(fā)展的倍增器,無論是課程方案的制定、還是倫理課程的師資培養(yǎng)、案例建設,都有賴于你們的認知與決策。期盼能與你們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改變中國倫理教育的發(fā)展。同時,要認識到,倫理課程不同于企業(yè)社會責任(CSR)課程。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是doing well by doing good,是有利于企業(yè)品牌建設的企業(yè)整體戰(zhàn)略行為,這方面的課程很重要,但是卻不能取代倫理課。

二,給我的同行們,同為倫理課程的教師,或者商學院傳授其他管理課程的教師。本書將有助于你們認識如何體會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梢宰鳛橹v義,也可作為輔助材料、課后延伸閱讀材料。雖然在代入感極強的倫理課堂上,哪怕用完全相同的講義與案例,100個教師能帶來100種不一樣的教法、不一樣的課堂;但是,一本由倫理課程的學習者自己編寫的案例集,還是會帶給教與學雙方以珍貴的啟發(fā)和思考。

三,推薦給在高校中擔任著育人責任的所有人。為人師者,言傳身教;在校園生活里,人生實踐的作用不亞于課堂里的傳授。校園,各種社群,就是倫理思考的一個大實驗室。學生在課程之外要面對各種關系,其間充滿了倫理的思考、挑戰(zhàn)與掙扎,這些問題,是我們不應該忽視的。“你曾經(jīng)問我的那些問題,如今再沒人問起”,對年輕人的成長來說,導師(Mentor)的角色太重要了,而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個人無論在擔任學生輔導員、還是在任教或任職其他崗位時,都非常樂于與學生進行倫理探討、鼓勵他們無論在何種情境下都去進行倫理探討并踐行。我也希望大學當中跟同學接觸的每個工作者——無論是教師還是職員,還是班主任、宿舍管理員,軍訓教官,職業(yè)發(fā)展顧問,社團指導老師——都能夠看看這本來自學生的書,看他們如何面對、如何提煉生活中的倫理掙扎。對教育者來說,這樣的提煉,是啟發(fā),也是映射,必將有助于提升你樹人立人的指導能力。